其他 | 2025-11-08
常見的木造房屋有哪些設計結構?
作者:info
10
次閱讀

深入了解木造房屋的各種設計結構,包括傳統木構架、輕型木構架、重木構架等類型,幫助您選擇最適合的木造建築方案。

為什麼選擇木造房屋?

近年來,木造房屋在全球建築市場逐漸受到重視,不僅因為木材是可再生的環保建材,更因為木構造建築具有獨特的溫潤質感與優異的居住舒適度。許多人在規劃自己的夢想家園時,都會考慮採用木造房屋的設計方案。

然而,您知道嗎?木造房屋並非只有單一的建造方式,實際上依據結構系統的不同,可以分為多種類型。每種結構都有其獨特的特性、適用場景和成本考量。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常見的木造房屋設計結構,幫助您在規劃建築項目時做出明智的選擇。

無論您是正在尋找專業設計公司合作的業主,還是對木構造建築有興趣的讀者,這篇文章都能為您提供實用的參考資訊。讓我們一起探索木造房屋的精彩世界!

傳統木構架結構

傳統木構架(Traditional Timber Frame)是歷史最悠久的木造房屋建造方式,在亞洲、歐洲都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應用歷史。這種結構系統的特色是使用大尺寸的木材構件,透過榫卯或金屬連接件組成堅固的框架。

結構特點

  • 柱樑系統:由垂直的柱子和水平的樑組成主要承重結構,形成木造房屋的骨架。
  • 榫卯工藝:傳統工法多採用精密的榫卯接合,不需使用釘子就能達到堅固效果。
  • 靈活隔間:由於牆面不承重,室內空間規劃具有高度彈性。
  • 美學價值:外露的木構架本身就是建築美學的一部分,展現木造房屋獨特的藝術魅力。

適用場景

傳統木構架特別適合:

  1. 追求傳統建築風格的住宅或商業空間
  2. 需要大跨距開放空間的木造房屋設計
  3. 文化保存或古蹟修復項目
  4. 高端精品住宅或度假別墅

成本考量

由於需要使用大尺寸木材和精密的木工技術,傳統木構架的木造房屋建造成本通常較高,但其耐久性和美學價值也相對突出,是追求品質的建築業主的理想選擇。

輕型木構架結構

輕型木構架(Light Wood Frame)是目前全球最普遍的木造房屋建造方式,特別在北美地區,超過90%的住宅採用這種結構系統。這種工法使用較小尺寸的木材構件,透過密集排列形成承重牆和樓板系統。

結構組成

輕型木構架的木造房屋主要包含以下元素:

  • 牆骨柱(Studs):通常使用2×4英吋或2×6英吋的規格材,間距40-60公分排列。
  • 樓板格柵(Joists):支撐樓板的水平構件,形成木造房屋的樓層結構。
  • 屋架系統(Roof Trusses):預製的三角形屋架,快速組裝屋頂結構。
  • 結構板材:OSB定向纖維板或夾板,提供剪力牆功能,增強木造房屋的抗震能力。

主要優勢

施工效率高
標準化的構件和工法使得木造房屋能夠快速建造,工期比傳統RC結構縮短30-50%。
成本經濟
使用小尺寸規格材,材料成本較低,是最經濟的木造房屋建造方式。
適應性強
可輕鬆應對各種建築平面和造型設計,滿足不同的木造房屋需求。
保溫性能佳
牆體空腔可填充保溫材料,打造節能舒適的木造房屋居住環境。

應用範圍

輕型木構架廣泛應用於:

  • 一至三層的獨棟住宅
  • 連棟透天厝
  • 低層公寓或集合住宅
  • 商業建築的上層樓面

重木構架結構

重木構架(Heavy Timber Construction)介於傳統木構架和輕型木構架之間,使用較大尺寸的木構件(通常斷面至少15×15公分以上),但採用現代化的連接工法。這種木造房屋結構在商業建築和公共空間越來越受歡迎。

技術特色

重木構架的木造房屋具有以下特點:

  1. 大斷面木材:使用集成材(Glulam)或交叉層積材(CLT),創造堅固的木造房屋結構。
  2. 防火性能:大尺寸木材在火災時表面炭化後能保護內部,維持結構完整性。
  3. 視覺效果:外露的木構件營造溫暖氛圍,展現木造房屋的自然美感。
  4. 跨距能力:可達到10米以上的大跨距,適合開放空間設計。

創新材料

現代重木構架的木造房屋常使用以下工程木材:

  • CLT(交叉層積材):多層木板交叉疊壓而成,可用於牆面和樓板,打造高層木造房屋
  • Glulam(集成材):多層木材膠合而成的樑柱,強度高且尺寸穩定。
  • LVL(單板層積材):用於承重樑和屋架,提升木造房屋的結構性能。

適合項目

重木構架特別適用於:

  • 中高層木造房屋建築(可達10-18層)
  • 商業空間如餐廳、咖啡廳、展示廳
  • 教育建築和圖書館
  • 辦公大樓和混合用途建築

原木構造

原木構造(Log Construction)使用原木或經過加工的圓木作為牆體材料,是最古老也最具特色的木造房屋建造方式。這種結構在山區、森林度假區特別受歡迎,能夠完美融入自然環境。

建造方式

原木構造的木造房屋有兩種主要工法:

1. 水平原木堆疊

將原木水平堆疊,在轉角處採用特殊的榫接方式固定。這是最傳統的木造房屋建造技術,可見於北歐、加拿大等地的經典木屋。

2. 立柱原木構造

將原木垂直排列,形成牆體。這種方法施工較快,也能創造獨特的木造房屋外觀。

材料選擇

原木構造的木造房屋常用木材包括:

  • 檜木:防腐防蟲性能優異,是高級木造房屋的首選材料。
  • 雪松:質地輕盈,香氣宜人,適合度假木屋。
  • 松木:經濟實惠,經過防腐處理後也能建造耐用的木造房屋
  • 雲杉:紋理美觀,強度適中,常用於北歐風格的木造房屋

優缺點分析

優點缺點
自然美觀,獨特風格原木成本較高
保溫隔熱性能優異需要定期維護保養
結構穩固耐久木材會隨濕度變化產生縫隙
居住舒適度高施工技術要求較高

各種結構類型比較表

為了幫助您更清楚了解不同木造房屋結構的特性,以下表格整理了各種類型的關鍵比較資訊:

結構類型建造成本施工難度建造速度適用高度維護需求美學特色
傳統木構架1-3層古典優雅
輕型木構架1-3層現代簡約
重木構架中高可達10-18層現代自然
原木構造中高1-2層中高鄉村質樸

從上表可以看出,不同的木造房屋結構各有優勢。選擇時應考慮預算、使用需求、建築規模和個人喜好等因素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木造房屋方案。

木造房屋的設計考量因素

無論選擇哪種結構類型,規劃木造房屋時都需要考慮以下重要因素:

1. 氣候環境

台灣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,高溫多濕是木造房屋設計的主要挑戰。必須注重:

  • 防潮設計:採用通風良好的設計,避免木造房屋受潮發霉。
  • 防蟲處理:木材需經過防蟲防腐處理,確保木造房屋的耐久性。
  • 排水規劃:屋頂和基礎排水系統要完善,保護木造房屋結構。

2. 抗震性能

台灣位處地震帶,木造房屋的抗震設計至關重要:

  • 使用剪力牆和金屬連接件強化結構
  • 基礎與上部結構確實錨定
  • 遵循建築技術規則的耐震設計規範
  • 定期檢查維護木造房屋的結構安全

3. 防火安全

雖然木材可燃,但透過適當設計,木造房屋也能達到良好的防火性能:

  1. 使用防火塗料或石膏板包覆木構件
  2. 規劃防火區劃,限制火勢蔓延
  3. 安裝煙霧警報器和灑水系統
  4. 重木構架的大尺寸木材本身具有較佳的耐火性能

4. 隔音設計

良好的隔音能提升木造房屋的居住品質:

  • 在牆體和樓板中填充隔音材料
  • 採用雙層牆或樓板系統
  • 窗戶選用氣密性佳的產品
  • 樓板下方設置天花板隔音層

5. 能源效率

節能環保是現代木造房屋的重要訴求:

  • 保溫隔熱:牆體和屋頂使用高效能保溫材料,降低冷暖氣負荷。
  • 自然採光:善用窗戶配置,減少照明用電。
  • 通風設計:規劃對流窗,降低木造房屋的空調需求。
  • 太陽能系統:屋頂可輕鬆安裝太陽能板,打造零碳木造房屋

6. 維護便利性

設計時就考慮未來維護,能延長木造房屋的使用壽命:

  • 外牆使用耐候性佳的材料或塗料
  • 屋簷出挑設計,保護牆面不受雨水侵蝕
  • 管線系統便於檢修更換
  • 定期巡檢計劃,及早發現木造房屋的潛在問題

台灣常見的木造建築應用

雖然台灣以RC結構為主流,但近年來木造房屋逐漸受到重視,在特定領域有出色的應用案例:

山區度假別墅

在南投、花蓮、宜蘭等山區,許多民宿和度假村採用木造房屋設計,融入自然景觀。這些建築多使用輕型木構架或原木構造,營造溫馨的度假氛圍。

文創商業空間

台北、台中、台南等都會區的文創園區,常見運用木造房屋元素的商業空間,如咖啡廳、書店、展覽館等。木構架外露的設計成為吸引顧客的特色。

教育建築

部分學校的圖書館、藝術教室採用木造房屋結構,創造溫暖的學習環境。木材的視覺和觸覺特性有助於營造放鬆的氛圍。

農舍與鄉村住宅

在農業區,木造房屋因建造速度快、成本相對經濟,成為新建農舍的選項之一。輕型木構架特別適合這類中小型住宅。

增建或改建項目

既有建築的頂樓加蓋或增建,因為木造房屋重量輕的特性,可以減輕對原結構的負擔,是理想的解決方案。

臨時或展示建築

展覽會場、市集攤位等臨時性建築,木造房屋的快速組裝和拆卸特性非常適用,且可重複使用,符合永續理念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台灣興建木造房屋需要符合建築法規,包括結構安全、防火、耐震等要求。建議尋找有經驗的設計公司和營造廠商,確保木造房屋的品質和安全性。

如何選擇適合的木造結構?

面對多種木造房屋結構選擇,該如何決定呢?以下提供實用的選擇指南:

依據預算選擇

有限預算(每坪6-10萬)
選擇輕型木構架,使用標準規格材,簡化設計細節,能以較低成本實現木造房屋夢想。
中等預算(每坪10-15萬)
可考慮重木構架或精緻的輕型木構架,使用較好的木材和設計細節,打造品質優良的木造房屋
充足預算(每坪15萬以上)
傳統木構架或高級原木構造都是選項,可使用頂級木材和工藝,建造傳世的木造房屋作品。

依據用途選擇

建築用途推薦結構原因
家庭住宅輕型木構架經濟實用,施工快速,適合住宅需求
度假木屋原木構造自然美觀,融入環境,度假氛圍濃厚
商業空間重木構架大跨距空間,美學效果佳,品牌形象好
文化建築傳統木構架展現傳統工藝,文化價值高
多層建築重木構架(CLT)可建造中高層建築,結構性能優異

依據地點環境選擇

  • 都市地區:輕型或重木構架較適合,符合都市建築規範和消防要求。
  • 山區鄉村:原木構造或傳統木構架,能融入自然環境。
  • 海邊地區:需特別注重木造房屋的防腐處理,選擇耐候性佳的結構系統。
  • 地震帶:所有木造房屋都需加強耐震設計,重木構架的剛性較佳。

依據工期需求選擇

不同木造房屋結構的建造速度差異顯著:

  1. 最快速:輕型木構架,預製工廠化生產,現場組裝僅需2-4個月。
  2. 中等速度:重木構架,需要較多工程協調,約需4-6個月。
  3. 較慢速:傳統木構架和原木構造,精細工藝需時,通常需6-10個月。

尋求專業協助

選擇木造房屋結構是專業決策,建議:

  • 諮詢有木造房屋設計經驗的建築師
  • 參觀實際案例,了解不同結構的實際效果
  • 與結構技師討論安全性和可行性
  • 向營造廠商了解施工細節和成本
  • 考慮長期維護和使用成本

結語與建議

木造房屋以其環保、美觀、舒適等優點,在全球建築市場持續成長。從傳統的木構架到現代的CLT系統,各種結構類型都能滿足不同的建築需求。

在台灣,雖然木造房屋尚未成為主流建築方式,但隨著永續建築觀念的普及、工程木材技術的進步,以及人們對居住品質要求的提升,木造房屋的發展潛力值得期待。

給計畫興建木造房屋者的建議

  1. 充分了解:深入研究各種木造房屋結構的特性,選擇最適合您需求的類型。
  2. 專業團隊:找有經驗的設計公司和營造團隊,確保木造房屋的品質。
  3. 法規遵循:了解並遵守台灣的建築法規,特別是結構安全和防火要求。
  4. 材料選擇:使用經過認證的木材和防腐處理產品,保障木造房屋的耐久性。
  5. 氣候調適:針對台灣氣候特性,加強防潮、通風和排水設計。
  6. 長遠規劃:考慮未來維護需求,預留維修基金和保養計劃。

木造房屋的未來展望

隨著科技發展,木造房屋的建造技術持續進步:

  • 數位製造:CNC加工技術使木造房屋構件精度更高,組裝更便捷。
  • BIM技術:建築資訊模型協助木造房屋設計和施工管理。
  • 新型材料:改良的工程木材提供更好的性能,拓展木造房屋的應用範圍。
  • 智慧建築:木造房屋結合智慧家居系統,提升居住便利性和能源效率。
  • 模組化建造:工廠預製模組快速組裝,縮短木造房屋建造時間。

無論是追求傳統美學的人士,還是嚮往現代環保生活的家庭,都能在多樣化的木造房屋結構中找到理想的選擇。重要的是根據自身需求、預算和環境條件,做出明智的決策,打造舒適、安全、永續的木造房屋居住空間。

希望本文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訊,祝您的木造房屋築夢之路順利!


本文章僅供參考,實際建築設計與施工請諮詢專業的建築師和營造廠商。

關鍵字:木造房屋、木構造建築、輕型木構架、重木構架、傳統木構架、原木構造、木造建築設計

常見的木造房屋有哪些設計結構?